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2-08-18 15:24:23
本報記者 王文安
近日,在昔陽縣樂平鎮崇家嶺村,一場由國內多個明星搖滾樂隊擔綱的鄉村露營音樂節活動引發關注,讓這個小山村一夜之間“出圈”。
“昔陽崇家嶺·露營音樂節”的成功舉辦,只是昔陽縣今年特色文旅活動的“熱場曲”,接下來的一系列文旅營銷節慶活動,形成了高潮迭起的帶動效應,釋放出文旅融合的強勁動能,進一步提升了“最美昔陽紅”文旅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一場夏日搖滾引發的“山鄉巨變”
7月28日至31日,“昔陽崇家嶺·露營音樂節”在崇家嶺生態園激情開唱,齒輪橡皮、半成年、冷水、芥末、秀容等國內知名樂隊輪番登臺獻唱,視聽盛宴融入鄉村草地,天籟之音響徹松林河谷。音樂節吸引了眾多游客來到崇家嶺參加這場狂歡盛典,也帶動了崇家嶺鄉村旅游經濟的繁榮。
崇家嶺村地處沾嶺山麓,距縣城 8公里,森林覆蓋率達 80%以上。這里松林延綿,物種多樣,四季分明,是生態旅游的絕好去處。村東緊鄰西水東調配套工程——關山水庫,萬頃水面碧綠如鏡,清波漣漪蕩舟臨風,是不可多得的消夏避暑勝地。但一直以來,由于缺乏理想的宣傳策劃和營銷推廣,崇家嶺旅游不溫不火。
在森林中舉辦一場音樂節,是一次全新的創新嘗試。“昔陽崇家嶺·露營音樂節”融合了崇家嶺山地、水文、森林、景點等自然資源及其歷史文化元素,展示出該地最核心的生態旅游和休閑避暑特色。該村相關負責人表示,活動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未來,崇家嶺還將用綠色做底色、用產業繪彩色、用文化添成色、用服務增亮色,通過不斷嘗試,進一步打響知名度。
露營音樂節舉辦期間,每天有3萬余名音樂愛好者、游客從各地涌向崇家嶺這個只有500口人的小村子,原本少見行駛車輛的鄉村公路,被一輛輛汽車塞滿。整整4天時間里,人們全身心沉浸在搖滾的音浪之中。音樂節期間,許多親子家庭選擇留下來,住進浪漫的帳篷露營地,數著星星陪伴孩子入睡,享受家庭的溫馨并留下了夏日時光的美好回憶。
“昔陽崇家嶺·露營音樂節”的成功舉辦,一站式情境游玩嘉年華讓游客盡享“清涼一夏”,引爆了戶外音樂視聽盛宴,在全縣乃至全市產生了較大反響。本次音樂節的盛大舉辦,帶動了50家餐飲企業、100余家小商小販、11個鄉鎮70余種農副產品入場營銷,僅帳篷、木屋等特色住宿以及餐飲、酒水、團建場地的收入就達11.5萬元,吃、住、購物、售票等各類消費營業額達120萬元。同時使崇家嶺村集體固定資產達到300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躍升至40萬元。而去年全年該村集體收入才達5萬元。
系列活動打造不一樣的文旅體驗
8月13日至14日,中國首屆“太行杯”競速三輪車大賽在昔陽縣太行一號旅游公路甕山景區段舉行,來自各地的200余名選手在青山綠水中放飛自我,感受速度與激情,形成一道潮酷靚麗的風景線。
這是一場別開生面的比賽,國內首創,新穎獨特。競速三輪車也叫競速漂移三輪車,在德國、荷蘭、澳大利亞等國家盛行。山西昔陽競速三輪車俱樂部是國內首個競速三輪車俱樂部,致力于推動競速三輪車賽車運動在中國的發展。這次競速三輪車大賽,融合旅游文化和城市宣傳、推廣,讓人們在昔陽感受了它的魅力。
大賽把沿線的旅游和自然風光串聯在一起,同時結合當地旅游資源和賽事文化特色,特設具有昔陽特色的面食技能大賽、鄉鎮特色產品展銷會等,將農文旅元素融入賽事主題、場景布置等各個環節。在賽場終端,拉面、油條、富硒小米、營養南瓜粉等特色小吃以及黃桃、梨、蘋果、有機西紅柿、黃瓜等時令果蔬應有盡有。一場競速比賽,讓觀眾和游客一睹競速三輪車賽風采的同時,又品嘗到特色小吃、購買到特色產品,凸顯了地方特色,賺足了賽事“經濟”。
本次競速三輪車大賽是昔陽縣因地制宜走“體育+旅游”的新路子,以舉辦活動為契機,為廣大群眾和旅客奉獻出的體育盛宴,帶動了全縣特色旅游產業發展,激活了文旅市場,也成為展示昔陽形象、宣傳昔陽文化、推介昔陽旅游的又一個重要賽事。
促進“文化+旅游+體育”深度融合,是盤活文化、旅游和體育資源,也是培育文化旅游經濟發展新動能、拓展發展新空間、推動鄉村振興的新路徑。今年以來,昔陽縣積極尋找文化、旅游和體育的最大公約數、最佳連接點,推動文、旅、體工作各領域、多方位深度融合,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同并進。
舉辦2022年中國門球冠軍賽山西分區賽,吸引全省各地54支隊伍400余名運動員參加?!按笳碧夭襟w育跑步活動中,來自全省4個市的400余名運動員,在比賽的同時欣賞風景如畫的大寨景觀路和虎頭山風光,感受昔陽的生態美景。舉辦“全民健身日”活動、羽毛球選拔賽、競技麻將賽等,以賽為媒,在賽事中充分融入全民健身、文化活動、旅游推介、鄉村振興等元素,實現以賽促健、以賽促文、以賽促旅、以賽促銷、以賽促興,開啟“文化+旅游+體育”融合發展新篇章。
延續“昔陽崇家嶺·露營音樂節”的熱度,為期一個月的“秀米露營季 夏日嘉年華”活動除了繼續為游客奉獻音樂大餐以外,秀米露營轟趴、夜宴啤酒廣場、房車營地美食集、秀米水樂園、崇家嶺造物集、牧云森林營地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集成體驗,打造了一站式的游玩嘉年華,讓人們盡享夏日好時光,大大提升了昔陽旅游的核心吸引力。
借助“昔陽崇家嶺·露營音樂節”平臺,昔陽縣各個鄉鎮、社區輪番開展民俗文藝展演、舞臺節目表演等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展演。期間,各鄉鎮、社區書記登臺親自推薦本鄉鎮特色文旅資源、產業資源。舉辦現場產品展銷會,集中展示促銷本地特色農業產品、手工業產品、制造業產品,為廣大游客獻上了一場場鄉村旅游、鄉村文化、鄉村振興的精彩盛宴。
昔陽縣還通過全民參與、全域活動,組織開展“全民唱山歌——唱支山歌給黨聽”系列活動,通過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入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不斷創新產品供給,讓旅游更富感染力、輻射力,讓文化更有品牌力、影響力,從而釋放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的“乘數效應”。
立足縣域優越的自然條件和豐富的歷史人文資源,昔陽縣積極策劃各類節慶活動和體育文化賽事,讓全縣“月月有節,天天熱鬧”,為全縣旅游經濟積聚了人氣,為昔陽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做好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大文章
大寨文化是昔陽縣獨具特色的城市個性特征。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名揚中外的農業學大寨時期,到改革開放欣欣向榮的新時代,紅色文化已深深融入這片熱土。在昔陽縣,幾乎每一條街道、每一座雕塑、每一塊石頭都映刻著紅色的烙印。紅色雕塑的集聚,紅色文化墻的創意……紅色的風格為昔陽縣留住了一段歷史,彰顯了一種性格,引領了一種文化。
歲月無聲,光影留痕。行走在昔陽縣“紅旗一條街”上,仿佛讓人回到當初的火紅歲月。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這里是全縣的政治文化中心,至今還存有當初建設的人民商場、工農兵大舞臺、人民食堂、新華書店等建筑,它先后被評為“山西省特色商業街”“山西省歷史文化街區”,也是昔陽縣重點打造的三個特色街區之一。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載體。沒有文化的旅游既千篇一律又毫無特色,缺乏長久吸引力。昔陽縣把文旅產業發展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一環,揚起大寨旅游龍頭,聘請專業團隊聚攏包裝昔陽文旅產業,全力構建“大寨核心景區、三個特色街區、十個古村落、N個鄉村文旅示范村”協同發展的“1+3+10+N”文旅產業體系,打造“最美昔陽紅”的文旅品牌。
該縣把加快文旅融合發展作為全縣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增加城市“煙火氣”、助力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路徑,以大寨5A創建為龍頭,加快A級景區梯次創建,突出暢想“中國夢·奮斗吧大寨”、追憶“那些年·樂在紅旗街”、共享“人世間·最美煙火氣”三大篇章,以賽事節慶活動帶火文旅產業,分季節、分階段、分景區,以層層遞進的形式打造覆蓋全年的活動,形成高潮迭起的帶動效應。同步啟動策規招商運營一體化工作,編制全縣文旅產業資源報告,引進專業運營團隊對品牌民宿、商業街區、特色研學、文創產品開發等進行對接策劃,加快推進“五大板塊”重點項目,以文旅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助力縣域經濟全面轉型。
與此同時,把“提振消費、回暖三產”作為“穩經濟、保民生、促發展”的著力點,通過發放政府消費券、推出各類特惠旅游產品、特色文旅活動舉辦等形式,刺激住宿餐飲、家具家電、商超百貨、文體戶外等領域消費,點燃市場熱情、激發消費潛力,全力打造全新消費模式, 創造多層次、全鏈條的文化消費選擇,讓昔陽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
從春天到秋天,從節慶到賽事,各式各樣的文體活動在昔陽的青山綠水間精彩綻放。立足豐富的歷史文化和自然生態資源,昔陽縣不斷探索自身特色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的新途徑,創辦了眾多豐富多彩的民俗節慶、旅游節慶、大眾賽事,成功塑造了特色鮮明、內涵豐富的全新旅游形象名片。太行風光美,“最美昔陽紅”。相信不久的將來,昔陽大地的山水人文將綻放出更加奪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