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2-07-25 15:27:49
防止返貧致貧動態監測和幫扶工作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任務。今年以來,我市聚焦可能引發區域性、規模性返貧致貧風險點,突出監測、幫扶、退出三個環節,壓實工作責任,確保風險及早發現、對象應納盡納、幫扶精準有效、退出穩定規范。
三級書記筑牢“責任網”。強化組織領導,縣鄉村三級貫通到底,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h(區、市)委書記每季度調度監測對象增收情況,研判分析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收入增幅、增量情況以及提高收入的舉措辦法等;鄉(鎮)黨委書記每月實地入戶走訪,對轄區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收入構成、優化收入結構、拓寬增收渠道等進行調研分析,及時研究解決問題;村黨支部書記每月組織“兩委”主干、村組干部以及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常態化入戶實時跟蹤監測、動態掌握了解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增收情況,建立日常排查監測臺賬,確保村不漏戶、戶不漏人、人不漏項。
三支隊伍加固“監測網”??h(區、市)、鄉(鎮)、村建立專業、穩定的監測統計工作隊伍,以家庭為單位對全體農戶進行監測,重點關注脫貧戶、監測戶(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戶、突發嚴重困難戶)以及有大病重病和負擔較重的慢性病患者、重度殘疾人、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失能老年人等特殊群體家庭,動態監測收入狀況、“三保障”狀況、飲水安全狀況,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
三色管理密織“預警網”。對排查出的風險實行“紅、黃、藍”三色預警幫扶,對一年以上無法消除風險的,實行紅色預警,開展長期幫扶;對一年以下、半年以上無法消除風險的,實行黃色預警,開展重點幫扶;對半年內能夠消除風險的,實行藍色預警,開展專項幫扶。同時,各縣(區、市)鄉村振興部門會同發改、民政、財政和涉及“三保障”及飲水安全等相關部門每季度召開一次聯席會議,建立行業部門防返貧預警信息推送共享機制。
三個關口嚴把“認定網”。嚴把排查關、程序關、措施關,將符合條件的人員及時納入監測。經審核認定的監測對象,縣(區、市)、鄉(鎮)、村要及時建立監測幫扶工作臺賬,明確監測對象、認定時間、風險類型、預警等級、幫扶措施、幫扶責任、幫扶成效,由防止返貧監測員每月底更新1次。同時,對存在因災因意外事故等導致出現返貧致貧風險,生活陷入嚴重困難事實清楚的可通過“綠色通道”先行救助并落實幫扶。
三項保障做實“幫扶網”。產業保障。對具備發展產業條件且有產業發展意愿的監測對象,加強農業生產技術培訓,提供小額信貸支持,積極發揮各類經營主體幫帶作用,實現產業幫扶可持續。就業保障。加強就業服務、職業技能培訓和就業信息監測,因地制宜扶持和發展就業幫扶車間等就業載體,引導監測對象就近就地就業、外出務工就業和參加鄉村公益性崗位就業。綜合保障。進一步夯實教育、醫療、住房、飲水、特困供養、低保、養老、殘疾對象認定工作;完善臨時救助、農業保險和防貧保險等保障政策,實施分類幫扶,做到應保盡保。
三級核查做實“消除網”。堅持慎退、穩退、漸退的原則,制定《晉中市監測對象穩定退出評估核查表》,明確村級初審、鄉鎮審核、縣級審定責任,嚴格按照“入戶核查核實、村級評議公示、鄉鎮驗收審核、縣級審定標注”四步退出程序穩定退出、規范退出。監測對象風險標注消除后,不再按監測對象進行幫扶,但要在常態化監測預警排查中持續予以關注。對出現新的風險,應按程序重新識別為監測對象,并及時落實幫扶措施。
記者 張潤平
通訊員 張建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