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2-07-18 11:30:35
圖為和順縣馬坊一期40MW風力發電項目。
不久前,昔陽100兆瓦光伏項目并網發電,成為本年度我省第一家220千伏升壓站帶儲能系統接入500千伏變電站成功并網的工程。該項目同步配套建設儲能設備,是山西省首個實現“光伏+儲能”聯合一次調頻控制技術的新能源電站。項目全容量并網投產后,預計年均發電量約為1.6億千瓦時,相當于節約標煤約6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10萬噸、二氧化硫0.1萬噸、氮氧化物0.2萬噸,為11萬家庭提供清潔電力。
推進清潔發展動力,引導扶持新能源產業穩定發展,是我市抓好能源革命綜合改革機遇,真正走出一條產業優、質量高、效益高、可持續發展新路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我市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打好主動仗、適應新情況,將2022年作為我市能源結構轉型之年和打造低碳綠色安全高效能源體系的關鍵之年,在“穩”的基礎上增強“進”的動能,錨定“雙碳”目標,科學推進煤、電、氣、新能源“四輪驅動”戰略,堅決守好能源安全底線,全力提升能源穩定可靠供應水平。
保能源安全 晉中一馬當先
7月10日,記者在靈石華瀛天星柏溝煤業有限公司看到,裝載機開足馬力抓緊生產,運煤卡車穿梭往來。今年以來,該公司優化生產組織,加強精益化管理,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全力以赴穩產保效,上半年生產任務圓滿完成。
能源安全事關發展安全、國家安全。做好能源保供,晉中責無旁貸。今年以來,我市積極發揮煤炭是保障能源安全方面“壓艙石”的作用,及時指導煤炭企業恢復正常生產建設,密切監測分析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全力推進煤礦企業復工復產,同時,積極推進煤礦產能核增工作,推動煤炭行業穩定發力,為我市經濟發展提供堅實的能源支撐和保障。
1至5月,全市原煤產量完成4432萬噸,同比增長14.2%,全市洗煤產量完成4106萬噸,同比增長2.7%,全市煤炭行業累計完成產值852.9億元,同比增長83.8%。完成工業增加值320億元,同比增長15.3%,占全市工業增加值比重75.6%。
煤炭行業穩定發力,電力保障穩定供應。市能源局積極協調各發電企業,保障電煤庫存,滿足發電及民生供熱需求。協調供電公司,科學規范供電秩序,保障重要客戶用電需求,提升重要時段供電能力,確保重要時段、重大活動供電可靠,全市電力系統保持安全穩定運行。1至5月,規上工業發電量111.27億千瓦時,規上工業電力增加值完成16.6億元。
與此同時,加大發展煤成氣增儲上產力度。目前,擁有氣權煤成區塊19個,均為探礦權,占全省煤成氣礦業權數量的五分之一,居全省第一,我市是14個省級以上重點建設的煤成氣規劃礦區之一,也是我省增儲上產的戰略發力區。1至5月,煤成氣產量2.55億立方米。
建智能煤礦 晉中首當其沖
智能化開采“加碼”,綠色發展提速。在靈石縣昕益旺嶺煤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旺嶺煤礦),礦工們一天的工作從領戴智能礦燈開始。這臺礦燈可不一般,它兼具一鍵調度、拍照、攝像、視頻通話、藍牙連接等功能,可連接生命體征檢測手環、激光瓦檢儀、多氣體檢儀等設備。
除了智能礦燈,井下還配備了5G高端智能手機,5G無線通信系統通過中繼與礦方現有的有線調度、應急廣播系統實現互聯互通?,F在的旺嶺煤礦,不僅有了最強勁的“神經網絡”,還配備了更加穩健的“智慧大腦”。
自啟動智慧礦山建設以來,旺嶺煤礦積極探索轉型發展新路徑,緊緊圍繞“采煤智能化、掘進自動化、輔助無人化、信息集成化”的工作目標,準確把握科技前沿趨勢,調研引入高端裝備,消化吸收再創新,顛覆傳統生產經營模式,邁出了智慧礦山建設的堅實步伐,實現了采礦由機械化到智能化的偉大變革。
6月11日,由山西奧泰科工貿集團自主研發的“保泰”牌EBZ160型、EBZ220智能掘進機成功下線并順利通過國家煤炭設備安全認證。EBZ160型智能掘進機采用基站無線信號傳輸技術,實現了井上井下遠程操控掘進作業。智能掘進機的運用,為礦井無人化、智能化提供了新的技術支撐。
井上井下大變樣,智能礦山新氣象。加快推進煤礦智能化建設,是推動我市煤炭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技術支撐,也是實現煤礦減人增效、提高煤礦本質安全的有效手段。2021年,我市共有30個智能化采掘工作面通過評定驗收,煤礦5G智能化應用進一步拓展,一批綠色開采試點項目竣工驗收,47家企業通過了省局標準化管理考核,煤炭行業智能升級成果喜人。
為持續抓好智能煤礦建設,市能源部門及時收集整理各煤礦智能化建設情況,實行每月調度、匯總,動態掌握工作進展情況。同時,強化督促指導協調力度,強化任務跟蹤落實。目前,全市煤礦智能化建設工作進展良好。其中,新元煤業智能化改造試點,先后建成開采了12個自動化綜采工作面,采煤、運輸、管網、排水、電網、通風、選煤等各大生產系統均實現了地面遠程集中監控,部分崗位具備無人值守條件。
破“一煤獨大” 晉中提速前行
“統籌抓好煤炭清潔低碳發展、多元化利用、綜合儲運這篇大文章”,我市堅持“立足煤、延伸煤、跳出煤”的發展思路,扎實推進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工作,推進集中供熱, 推進“煤改電”“煤改氣”“煤改醇”工程,推進散煤管控,由一煤獨大逐步向風、電、光伏、甲醇等新能源重點領域轉變,推動了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水平穩步提高。
在綠色發展的舞臺上,我市堅持以集中供熱為主,構建“宜電則電、宜氣則氣、宜煤則煤、宜熱則熱”供熱體系,節約財政成本,避免重復建設。在“煤改氣” “煤改電” “煤改醇”等領域,多點開花、多維發力。 在“煤改氣”上,堅持以氣定改,鼓勵采用燃氣壁掛爐、燃氣鍋爐等方式實現清潔取暖;在“煤改電”上,大力發展熱泵、熱風機、電空調,推動電網增容改造;在“煤改醇”上,做大做強甲醇鍋爐及相關產業,在集中供熱、“煤改氣”無法覆蓋區域強力推進。積極選樹榆次區為試點,以點帶面,輻射太谷、祁縣、左權、和順等地。
在加快綠色低碳技術攻關,持續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同時,我市也在大力推動煤電機組節能降碳改造、靈活性改造、供熱改造“三改聯動”,提升重點行業、重點用能單位能效水平,為大力發展戰略新型產業騰出能耗空間。目前,山西啟光發電有限公司、中煤昔陽能源有限責任公司安平發電廠、國能榆次熱電有限公司、山西耀光煤電有限責任公司、華能左權煤電有限責任公司、山西崇光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已經按照文件要求進行了備案手續,“三改聯動”有序進行。
6月30日,由國家電投集團和順電投可再生能源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國家電投集團和順縣50MW“風光互補”項目順利并網發電。項目投產后,預計每年可提供綠色電力8421萬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準煤2.47萬噸,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22萬噸、二氧化硫排放16.07萬噸、氮氧化物排放15.27噸。
推進清潔發展動力,繼續加強政策引導扶持新能源產業穩定發展,一方面,我市積極推進新能源項目建設,截至目前,新能源總裝機190萬千瓦,新能源裝機占比達26%,同比上年度增加了2.3%。在役新能源項目36個,裝機容量180萬千瓦。新能源項目中,風電項目9個,裝機容量82萬千瓦;光伏項目22個,裝機容量87萬千瓦;生物質項目5個,裝機容量11萬千瓦。在建新能源項目中,風電項目7個,裝機容量45.1萬千瓦;光伏項目2個,裝機容量7萬千瓦。另一方面,全力推動風光發電平價上網,目前,2019年批復的榆次區中廣核100MW光伏平價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已完成,各項手續已委托相關單位辦理,目前正在簽訂土地租賃意向協議。
作為全省能源大市、山西轉型綜改示范區的核心區域,我市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和考察調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全力以赴推進《晉中市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行動方案》各項任務,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努力在堅持煤炭“減”“ 優”“ 綠”高質量發展上蹚出一條新路來。同時,發揮煤炭作為傳統支柱產業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發育成長過程中的有力支撐作用,為全市優化調整產業結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能源、工業結構反轉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為破解“一煤獨大”實現“八柱擎天”作出應有貢獻。
記者 郭 娟
攝影 任 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