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2-07-16 10:25:27
為了確保脫貧農民持續穩定增收,今年以來,我市針對脫貧農民收入較低的實際情況,將穩崗就業作為促進農民持續穩定增收的主要抓手,作為當前鄉村振興工作中最突出、最重要、最緊迫的任務緊抓不放,采取有效措施,積極推動務工就業和省外勞務輸出,確保脫貧農民通過穩崗就業持續穩定增收。據統計,到目前,全市脫貧農民實現務工就業9.57萬人,其中省外務工就業1.29萬人,均已超過去年水平。
我市采取的措施:一是以縣為主體、以易地搬遷安置村為單位,組織動員鄉村干部、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逐戶逐人走訪排查,精準掌握脫貧戶和監測對象務工就業情況,村級建立務工就業信息臺賬,縣級建立務工就業數據庫;二是扎實推進脫貧農民人人持證、技能培訓,對有培訓意愿且未實現就業的脫貧農民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培訓期間給予每人每天15元生活費補貼,加強培訓后的職業介紹、就業指導和跟蹤服務,提升參訓人員的就業率;三是出臺幫扶車間吸納脫貧戶和監測對象激勵舉措,加大獎補力度,安排銜接補助資金用于幫扶車間激勵獎補。提高穩崗補助標準,在幫扶車間穩定務工超過6個月的,發放穩崗補助每人每月200元;四是鼓勵幫扶基地加大吸納力度,對吸納脫貧農民、邊緣易致貧農民達到50人以上的就業幫扶基地,給予一次性10萬元的獎勵。對重點幫扶縣創業載體,當年新招用脫貧農民人數達到現有企業職工人數15%的,允許申請最高300萬元的創業貸款;五是組織動員省內幫扶單位、省屬市屬和國有企業與幫扶縣建立務工就業結對幫扶機制,對脫貧農民省外務工就業給予一次性800元的交通補貼,省內縣外務工就業給予一次性300元的交通補貼;六是以東山重點幫扶縣為主,開發7000個養老護理、光伏管理、護林防火等公益崗位;七是鼓勵各縣在26個省級示范創建項目和農村污水處理、垃圾清運工作中,采取以工代賑方式,優先安排脫貧戶和監測對象;八是指導各縣至少組織5場鄉村振興專題招聘推介會,至少組織1次點對點有組織勞務輸出;九是強化產業帶動增加崗位,以項目的形式重點支持和幫扶“昔陽仿真花、和順旱垣大棚、榆社古建、榆次蘋果、左權澤城寫生基地”等特色產業和特色品牌,以產業發展帶動脫貧農民增收;十是加大小額信貸對脫貧農民增收致富的支持力度,在去年投放貸款3億元的基礎上,今年力爭達到5億元。對確有需求且具備還款能力的農民,由原先放貸5萬元可以追加到10萬元。
記者 李喜濤 ?通訊員 梁朝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