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2-07-08 09:08:10
晉中生態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市立足市場需求和晉中優勢,在文旅產品供給、業態創新、品牌建設、消費提振等方面積極發力,強化“+旅游”產業聯動,“宜融則融、能融盡融;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業在助推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從優化資源到創建品牌
我市旅游資源豐富,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市立足打造全國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加強旅游產業統籌規劃,完善旅游交通基礎設施和相關配套設施,把旅游景區、景點連成線,整合特色資源,優化資源配置。近年來,晉商文化、紅色太行、都市休閑等旅游品牌在全市“一盤棋”發展理念指導下,形成城鄉互動、山水相連的文旅融合發展格局。
做優晉商文化游品牌。以世界文化遺產平遙古城為龍頭,統籌用好用活平遙、榆次、祁縣、太谷、靈石等晉商文化資源, 有效提高了旅游業的競爭力。 深入挖掘晉商文化內涵,建設以晉商文化為核心的高品位綜合旅游產品體系,依托平遙推光漆髹飾技藝、平遙牛肉傳統制作、老陳醋釀造等打造“非遺文化展覽館”,依托平遙古城日昇昌等票號打造“特色金融文化街”,依托晉中豐富的古院文化打造“傳統特色中國院”,擦亮晉商文化游這一金字招牌。
做強紅色太行游品牌。紅色文化是我市又一大文化資源,近年來,我市大力推動紅色旅游和觀光旅游、研學旅游、鄉村旅游、休閑度假旅游等的結合,形成以紅色旅游為主體的旅游產品和線路,進一步增強旅游市場的吸引力、競爭力。去年以來,圍繞建黨百年所推出的各項活動,進一步凝聚了人心、樹立了自信,廣大游客對于了解紅色歷史、汲取革命精神的需求變得更為強烈,紅色旅游熱持續升溫。
做好都市休閑游品牌。為滿足城鄉居民的精神和文化生活,近年來,我市建設了越來越多的綠道、社區公園、體育運動場所,市級“五館一院”、縣級“兩館一院”全部建成,行政村綜合文化活動場所覆蓋達標率95%以上,文化設施布局更加合理。2019年2月,財政部、文化和旅游部授予我市“第三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示范區”稱號。文化場館、都市商圈、休閑街區、文創產品等已經嵌入居民日常文化休閑生活,文化消費逐漸成為人民群眾日常生活新常態。
從景區旅游到全域旅游
2016年2月,我市成為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市,是全省首家入選的地級市。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推動旅游業由“景區旅游”向“全域旅游”發展模式轉變,構建新型旅游發展格局,從此,晉中文化旅游業步入了轉型升級快車道。
市委市政府統籌規劃,使全域旅游不僅成為一種新的旅游發展模式,更成為一種新的區域發展模式,使旅游成為市域經濟、縣域經濟在新常態下的一種創新形態和模式,以“著力把文化旅游業培育成戰略性支柱產業”為目標,跳出旅游抓旅游,全面創新發展,把抓旅游同抓新型城鎮化建設、美麗鄉村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結合起來,同抓民生、抓特色產業培育結合起來,從戰略全局謀劃、全方位整體推進,使旅游工作從局部工作變為全局工作,從旅游部門抓旅游變成舉全市合力抓旅游。2019年,我市成為全省首個旅游人次過億、旅游總收入跨千億的地級市。
“十四五”期間,我市將圍繞省委建設國際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要求,按照市委加快建設全省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先行區“1221”戰略舉措,著力構建“一核引領、兩極提升、三圈互動、多點支撐”的空間布局,培育晉商文化國際品牌、紅色太行國家品牌、都市休閑山西品牌,推出旅游主題產品,推進“線上+線下+體驗”整合營銷,推動區域協作,實施提質行動,推動建設文化特色鮮明的國家級旅游休閑城市。
從觀光旅游到休閑旅游
一方面是生活水平的提高,一方面是新冠疫情發生后對人們的影響,游客的出游動機在逐漸發生變化,以前喜歡去名勝景區觀光旅游,而現在不少游客選擇到休閑度假地休閑旅游,更多將目光投向傳統熱門景區以外的旅游景點和活動,對當地生活環境、生活方式進行體驗。
游客旅游動機的轉變,必然會對以傳統觀光游為主題的景區產生嚴重沖擊。危中尋機,近年來,我市加大旅游周邊產品創新,豐富旅游項目和商品。6月以來,隨著氣溫升高,消夏避暑需求旺盛,水上項目、森林康養、鄉村休閑備受游客歡迎。云泉谷推出了漂流套票優惠措施,驚險刺激的水上漂流,讓游客在嬉戲玩樂中盡享清涼。烏金山推出“童年回憶”“風車轉轉轉”“童歌唱響”“回憶吹泡泡”等親子活動,讓游客在森林氧吧中享受美好時光。后溝古村的農耕體驗、燒烤營地、影視基地讓游客清涼避暑。集休閑旅游、科普研學、農耕體驗、餐飲娛樂于一體的張壁采摘園,讓游客深度體驗鄉村生活。
“十四五”期間,我市繼續加快培育一批優秀消費場所和項目,創建一批文旅消費集聚區和特色文旅街區,支持重點園區、基地建設,培育打造龍頭骨干企業,促進文化創意、特色美食、工藝美術與文博等傳統優勢行業創新發展。鼓勵各縣(區、市)建設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培植打造夜間文旅景區。目前,《又見平遙》文化產業園已入選第一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山西天美杉杉奧特萊斯休閑街區入選全省首批旅游休閑街區,成為既有地域文化特色又融入當前消費需求的休閑景區,為游客休閑度假提供了良好去處。
從傳統業態到新型業態
5月19日,2022年“中國旅游日”主會場活動在平遙成功舉辦,讓我市的文化旅游資源再一次得到全方位展示。除了經典景區,線路還串聯了商業街區、商業綜合體、文化場館、綠地公園等。從傳統業態到新型業態,我市文旅業創新轉型一直沒有停步。
初夏,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好轉和國家旅游政策的調整,我市旅游市場止住了下滑的趨勢,據市文旅局統計數據,我市旅游經濟雖然還沒有迎來全面復蘇和系統回升的局面,但是消費意愿和產業信心回升了。
適應數字化、微旅游的市場需求,我市端午假期推出了一批新項目和新產品,以親子游和非遺體驗為主要內容的8條線路,深度挖掘城市近郊和周邊資源,引導市民游客發現“家門口的精彩”,獲得了市場的積極回應。
新冠疫情發生以來,旅游業承受巨大的壓力與挑戰,我市科學研判形勢,想業界之所想,急業界之所急,先后出臺一系列助企紓困政策,盡最大努力幫助旅游市場主體渡過難關。
從長期來看,旅游業復蘇還是要靠市場的力量。旅游復蘇進程中,需求變化、動能轉化和市場競爭加劇,既蘊藏著全新的發展機遇,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變數與挑戰。當前,旅游市場消費升級與業態創新的訴求非常明顯,從美景到美宿、從康養到療愈、從微旅游到慢生活,等等,都需要適配性的業態對應。
面對個性化和多樣性的旅游消費新需求,必須走旅游與文化、科技、教育等融合發展的路子。今年以來,我市連續推出春節10條精品旅游線路、冬奧冰雪8條旅游線路、晉中人游晉中11條旅游線路等,有效助推晉中優質文旅資源“走出去”。今年春節期間通過五個系列“中國年”活動,推動平遙古城、喬家大院、介休綿山等7家省重點監測景區接待游客達43.15萬人次,同比增長443.81%,其中平遙古城客流量達34.63萬人次,在游客增長的同時,也拓寬了文化旅游業的發展空間。
旅游是經濟屬性強和市場化程度高的支柱產業,當前,大眾旅游已進入全面發展新階段,城鄉居民對文化需求和旅游消費開始從“有沒有”“缺不缺”轉向“好不好”“精不精”。轉變思路和發展方式,更好地適應新形勢下發展的需要,助推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晉中文旅一直在路上。
本報記者 張春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