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晚報時間:2022-07-06 17:37:21
修善村三賢館
晉中職業技術學院電子商務專業師生入駐修善村電商小鎮,搭建直播平臺,幫助村民直播帶貨。
偉大變革
昭馀城邊修善村,
自古輩出柔厚心。
忠孝思勤謙和者,
德盈意堅守善成。
世傳賢德多喻白,
喚作晴雪入凡塵。
瓊花在野香滿園,
崇善之心永相承。
一首《善賦》,道盡了祁縣城趙鎮修善村的淳樸村風、燦爛文化。這里以一灣“善源”教化鄉民,以一份“善念”發展產業;這里是三賢故里,也是遠近聞名的文明村、先進村,榮譽掛滿了村“兩委”辦公室。
走進夏日的修善村,道路開闊整潔,樹綠花繁、鳥飛蟲鳴,“二十四孝”文化墻上、磚雕“百善”照壁上,紅色的“善”字格外醒目,凸顯著當地特有的知善、向善、行善的鄉村文化。
“修善村是歷史文化名村,已有1700余年的建村歷史,也是溫序、王允、田善友等歷史名人的故鄉,是聞名遐邇的三賢故里?!痹谌t館,修善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段續斌自豪地介紹著。
修善村地處汾河、昌源河、烏馬河三河交匯處,“上善若水”,水的性格和特征造就了修善人好學善思、溫敦從容、寬容大度、吃苦耐勞等性格,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善”文化。
深厚的歷史文化、獨特的地域文化,再加上村里頗有成效的“善治”建設,“紅黑榜”上,哪個媳婦孝敬公婆、誰家兒子玩麻將賭博、哪對鄰里相處和諧,一目了然。潤物無聲的“善”文化,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村民,說善話、辦善事、做善人、行善舉,在修善村蔚然成風。
村里的好媳婦閆俊青,為年老體弱的公公開小灶做飯,不厭不棄堅持了許多年;在外工作的武繼忠為村里小學生捐助1000元獎學金;多位村民自籌資金為村里舉辦戲曲歌舞晚會,活躍群眾文化生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黨員干部主動參“戰”,交納特殊黨費1.3萬元,遠在異鄉的修善游子272人,通過各種方式為村捐款捐物8萬余元……敬老愛幼、淳樸友善、熱愛家鄉,在修善村成為主流。
“歷史是根,文化是魂。依托三賢文化,我們全力打造‘善’文化品牌和教育基地,促進全村旅游發展?!倍卫m斌介紹,著名電影《英雄兒女》中的兩個炊事員——老李和老趙,原型正是祁縣城趙鎮修善村的復員軍人王五牛,其強烈的責任感和家國精神也是修善村“善治”的精神內核。每年4月,梨花盛開之際,修善村都會舉行為期一周的中國“善”文化鄉村旅游節,以3大主題展區濃縮修善村1000多年的民俗文化、農耕文化、梨文化。連續多年組織老干部、黨員、在外的鄉賢能人,于正月初五開展座談會,為修善村的發展共謀思路。
“我見證了修善村的點滴變化,從村容村貌的變化,到村民善心善念的滋長,再到產業文化的興旺,優秀文化思想精髓穿越時空,融入人心,煥發出新時代的風采?!背勤w鎮便民服務中心主任、修善村包村干部溫麗峰感慨地說。
不再打架斗毆了,沒有鄰里糾紛了,家庭團結和睦了,村民們崇德向善、見賢思齊,把精力花在了致富奔小康、建設新農村上。
“我種了20畝酥梨、20畝玉米,每年純收入10萬余元,農閑時再去打工、賣梨,還能增加收入,雖然辛苦,但日子有奔頭。如今,兩個孩子都考上了大學,家里電器一應俱全,過得不比城里差?!碧崞瓞F在的幸福生活,村民王世強滿臉笑容。
這樣的人家,在村里不占少數。這些都得益于“善”文化積極向上的引領,得益于修善村強有力的產業支撐。
依托5000畝酥梨連片種植,修善村大力發展果園體驗產業鏈,從種植、采摘、加工等各個環節強化互動體驗、培育產業,投資460萬元高標準規劃升級酥梨示范園建設;投資2700萬元,建設灌溉展示廳、信息中心、小天氣預報站、泵站等,可滴管、噴灌,實現現代高效農業灌溉集覽。同時,引進梨產品深加工項目,形成了“梨”品牌特色產品示范區,梨產品深加工后,可提高產品價值超過20倍。
此外,修善村充分發揮緊鄰汾河的生態優勢,加大汾河觀賞、泛舟、劃艇、垂釣等水上娛樂項目開發,投資200萬元集中建設4000余平方米玻璃大棚示范生態觀光園,通過大力開展珍禽養殖、花卉種植,舉辦果蔬采摘親子游、梨樹認親等活動,農業產業園和智能“種賞游售研”一體化,豐富了鄉村生態農旅體驗樂趣。
“下一步,我們將打造電商小鎮,把更多有能力的年輕人吸引回村創業,帶動大家共同富裕。同時,圍繞‘善’文化體驗、剪紙傳承、梨主題公園、黨建培訓等,凝聚發展特色,激活市場活力,持續不斷打響‘善’品牌,延伸‘善’影響?!睂τ谖磥?,段續斌有著清晰的規劃。
夜不閉戶、拾遺上交、一心致富……“善”文化在這方沃土生根發芽,傳承弘揚,一個富裕、文明、生態、幸福的修善村正以遒勁的筆力濃墨重彩地書寫著新的未來。
文 / 記者 閆曉媛
圖 / 記者 張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