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晚報時間:2022-05-27 10:06:24
昔陽縣趙壁鄉東平原村新貌
五月的太行山區滿目蒼翠,生機勃勃。走進群山環抱的昔陽縣趙壁鄉東平原村,一層層梯田從山腳盤繞而上,一條條干凈整潔的水泥路連接著村莊和山間農田,文化廣場上不時傳來村民的歡聲笑語,一幅和諧而又溫馨的農村新畫卷盡現眼前。
這幾天,趙壁鄉東平原村的千畝優質水果種植基地里,村民們正忙著鋤草、修剪果樹,預防病蟲害。山西農業大學專家正在指導村民韓維明修剪果樹。聽完專家講解,韓維明高興地說:“村里能有這么好一片果園,離不開村干部的努力。這些年,他們帶領鄉親們修公路、興水利、引資金、上項目,因地制宜制定產業,讓我們這個昔日集體年收入不足5萬元的典型山區農村,不僅實現了集體脫貧目標,還成為十里八鄉的‘明星村’。這些蘋果樹從去年開始就已經陸續掛果,果園發展得越來越好,我們的收入也會越來越高?!?/p>
“我們東平原村有234戶532口人,多年來,村民們一直沿襲傳統的生產方式,人均2畝多耕地廣種薄收,雖然養活了一方人,但并沒有讓群眾的錢袋鼓起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青壯年勞動力紛紛選擇離開故土進城務工,土地日趨荒蕪,村子逐漸空心化。2014年,村子被列為貧困村。”回憶起從前,東平原村黨支部書記韓云維面色沉重,“過去,村黨組織缺乏凝聚力,在大家心中沒有威信,也沒有號召力。脫貧攻堅戰打響,為全黨全社會發出了動員令,村‘兩委’班子的積極性也被調動起來了?!?/p>
“為了激發全體村民脫貧攻堅的內生動力,村黨支部實行了村‘兩委’主干包片包貧困戶脫貧工作責任制,并主動開展環境整治和脫貧攻堅雙示范活動?!表n云維說,近年來,村“兩委”牽頭填溝整地1200畝,實現了耕地翻番;黨員張林秀帶頭創辦繡夢閣刺繡合作社,采取“合作社+貧困戶”模式,直接帶動村內外350戶村民增收……在村黨支部的帶領下,村干部干事有目標、有方向,村民對村干部和黨員的認可度逐漸提升,全村黨員增加至39人,還有不少年輕人成為入黨積極分子。2017年,全村順利實現脫貧摘帽,村黨支部連續多年被評為全縣“優秀基層黨組織”和“紅旗支部”。
“你們猜猜這里以前是啥樣子?”韓云維在村文化廣場上指著音樂噴泉驕傲地告訴記者,“以前這里是個臭水溝,村民們每次經過都要捂住口鼻,快步跑開,嚴重影響著村容村貌。2018年8月,村里決定將這條臭水溝改為音樂噴泉。改造后,直徑24米帶音樂、燈光的清水噴泉成了全村人氣最高的地方,也吸引了十里八鄉的鄉親們來此觀光。”
“現在我們的日子才叫好,路上干凈了,上下水方便了,衛生間安裝了馬桶,還能裝太陽能洗熱水澡,和城里人的生活沒兩樣?!闭f到村里的變化,村民趙利清贊不絕口。
近年來,東平原村以“五抓五提升”為契機,積極配合昔陽縣拆違治亂提質增效工作,大力開展村容村貌整治建設工作,先后投資60萬元新建村級組織活動樓;投資5.7萬元柏油硬化入村東街500多米;投資10萬元新建文體活動場所;投資24萬元新建入村牌樓2處;投資160萬元改造下水管6000米;投資10萬元為每戶建了小水窖,解決了村民用水難題。特別是結合鄉村振興“三大革命”,新建公廁2個,完成改廁52戶,建起4000立方米蓄水池1個,鋪設下水管道2200米,硬化街道4200平方米,全村基本實現了硬化、綠化、亮化、美化、凈化,基礎條件得到了全面改善。
生活環境優美,村民日子富足。東平原人用勤勞的雙手創造著屬于自己的美好生活,也開啟了老區發展的嶄新篇章。
文 / 記者 張凱鵬 圖 / 記者 張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