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晚報時間:2022-02-26 03:23:13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后五年經濟社會發展要實現“六個一”先行目標,令我市各行各業人士精神振奮、干勁十足。大家紛紛表示,要立足崗位,奮勇爭先,為我市加快建設全省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先行區貢獻力量。
話題:
人才支撐 向創新要活力
企業負責人馬曉峰:要想在科教人才創新資源轉化上先行,就必須立足崗位、勇毅前行,努力把科學技術轉化成生產力,向科技要動力,向創新要活力。
山西互動時代大數據科技有限公司是上海潤迅通信(集團)的一家下屬企業,總公司上海潤迅通信(集團)是一家為全球市場提供綜合通信服務、呼叫中心外包、呼叫軟件和智能語音機器人研發的企業。一直以來,集團通過集聚產業資源,解決行業痛點,打通服務外包產業上下游生態鏈,推動大數據全產業鏈發展。
2021年3月,受山西智創城4號基地孵化政策和山西大學城的雙重吸引,山西互動時代大數據科技有限公司在晉中建立大數據呼叫中心基地,它是集勞動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于一體的高科技項目。恰好在這一年,晉中市委提出建設山西智創谷,把智創谷打造成山西版“中關村”。同時,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占GDP比重年均增長10%以上。這些消息讓我感到很振奮。作為高科技項目,要想發展好,必須以人才做支撐,向創新要活力。未來,該公司將緊跟晉中發展步伐,充分利用好智創谷的科技資源、山西大學城的人才資源,把科學技術轉化成第一生產力,為晉中孵化科技含量高、技術水平高的高端科研型、技術型人才提供支撐保障。(記者 閆淑娟)
話題:
黨建引領 打造基層治理共同體
社區干部劉計娥: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社區是基層基礎,只有基礎堅固,國家大廈才能穩固?!倍嗄陙?,榆次區玉湖社區積極探索社區治理能力,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力爭把社區建成群眾的幸福家園。
堅持黨建引領,廣泛團結轄區力量。社區主動與轄區單位對接,簽訂《黨建共建協議書》,以黨建帶群建。將轄區黨員分成6個支部,堅持一月一主題,制定主題黨日活動計劃,開展豐富多彩的黨建主題活動。
建起多支隊伍,廣泛滿足群眾需求。充分發揮德治潤化作用,在社區建立婚姻家庭糾紛調解中心、心理咨詢室,聘請心理咨詢師接待來訪人員;成立業主委員會和居民自治小組,共商小區事宜;成立心理咨詢服務隊、家和家政服務隊、文化藝術團、兒童樂園等志愿服務團隊,以“一隊伍一特色”開展志愿活動。
社區干部經常深入群眾中開展大走訪,解決居民“急難愁盼”事。通過入戶,主動征集“微心愿”,聯系商家,為居民提供“微服務”,實現居民“微心愿”,努力做到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著落、凡事有交代。
今后,我們將再接再厲,積極打造“黨組織引領、社會化共建、社區化共治、鄰里式共享”基層治理共同體,進一步提升社區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記者 閆淑娟)
話題:
身體力行 做文明的踐行者
公交車司機耿海波:在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調發展上先行,是“六個一”先行目標之一。作為城市文明窗口的實踐者,宣傳文明城市、倡導文明出行、展示行業風貌是每一位公交車司機的責任和義務。
實現中國夢,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發展、相互促進的結果。在物質豐裕的當下,創建文明城市,是新時代提升文化軟實力、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途徑。2021年,我市圍繞“大干三年、爭創全國文明城市”的工作目標,全力以赴投入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攻堅戰,開了7年公交車,我明顯感覺道路順暢了,交通狀況得到很大提升,社會車輛占用公交站點的現象少了。特別是在十字路口,有了交警和志愿者的疏導,交通非常暢通。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不僅帶來市容、交通環境的改善,同時也提高了市民的文明意識。如今,文明乘車已成為大多數群眾的自覺習慣。乘客上車都會佩戴口罩、有序排隊、主動讓座,車輛靠站時“前門上車、后門下車”秩序井然,私家車在經過斑馬線時禮讓行人……別看這些事小,但均體現了咱們的城市在不斷進步。因此,我們要以身作則,爭做文明行為的踐行者和傳遞者。(記者 李娟)
話題:
勤勤懇懇 向高品質生活邁進
個體戶紀曉慧:在打造共同富裕高品質生活上先行,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穩定提升。我認為,具體到家庭,那就是在“錢包”鼓起來的基礎上,追求和向往美好生活。
我從東北來到晉中,轉眼已是第12個年頭。12年來,晉中城市面貌日新月異,人民生活水平持續提高,特別是在太原晉中一體化發展框架下,立體路網四通八達,公交車、公共自行車等公共交通通到家門口,山西大學城吸引十余所高校,城市環境優美、高樓遍地林立,生活在這里,我感到很幸福。
我在榆次經營一家洗車行,從每天來來往往的車輛可以看出近年來,人們的生活水平明顯提高。以前大家都認為,汽車能代步就行,現在買車不僅要滿足出行基本需求,在功能、舒適度方面也有了更高要求。
晉中的發展環境越來越好,我也擴大了經營范圍,去年在洗車行旁邊又開了一家飯店,以實際行動向高品質生活邁進。我們不光要把自己的日子過得紅紅火火,面對競爭激烈的新時代,也要不斷學習、不斷進步,讓思想“富”起來,接納更多新事物,以實際行動為城市發展、人民共同富裕貢獻力量。
(記者 馬永紅)
本版策劃:路麗華
本版統籌:閆淑娟
本版攝影:曹 偉
馬永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