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2-02-25 09:48:40
縣道大東線
山河醋業
火麻收割
銀圣科技
農村是充滿希望的田野。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影響著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2021年,和順縣興產業、引項目、抓養殖、做品牌、搞生態,以深化改革為抓手,因地制宜用好區位優勢,激活鄉村振興“內生動力”,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構建發展新格局新態勢,邁出新時代新步伐,取得高質量發展新成效,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
望山看水憶鄉愁,大美和順入畫來。鄉村振興,體現了每個鄉村和每位鄉親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追風趕月莫停留,平蕪盡處是春山。春日里的和順正在播種“希望”,正在以氣吞萬里如虎的雄風,踔厲奮發,篤行不怠,乘勢而上,接續奮斗,努力構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钡纳鷦訄D景,為希望的田野繪就收獲的金色。
抓穩產業轉型“接力棒” 引領經濟發展“上高地”
有力應對復雜嚴峻外部形勢和各類風險挑戰,頂住經濟下行壓力,狠抓工業產業轉型,用好用活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政策機遇,大力推進煤層氣勘探開發,持續加大培育“專精特新”企業力度,深化銀圣科技與寶鋼集團合作,加快山河醋業“小巨人”申報進度,推進宏田嘉利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全年經濟運行穩定恢復、穩中向好,地區生產總值、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等都邁上了新的臺階,特別是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位于全市第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預計位于全市前三,經濟結構持續優化、發展動能持續增強、發展質量和效益明顯提升,產業發展體系更加完善。
做好“生態+”大文章 煥發梁余大地“新魅力”
堅持問題導向,聚焦整改任務,強化跟蹤督辦,完成橫嶺、馬坊、河緒、大佛頭4個農村污水治理工程,加快馬坊、喬莊、楊家坡、大南巷4個市控斷面水質自動監測站建設,加強重點企業土壤污染防治監管,強化固廢污染防治,對煤矸石、粉煤灰、爐渣等工業固廢進行集中整治,全面改善農村土壤環境,以碳達峰碳中和引領綠色發展,持續發展低碳經濟,持續推進生態建設開展省級野生動物致害補償保險,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更加健全,生態系統治理能力不斷提升,大氣、水、土壤等環境質量保持優良,主要污染物減排持續推進,廣泛形成綠色低碳發展方式,環境空氣質量全市排名第一,縣城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達標率連續11年保持100%,“華北豹第一縣”全面叫響。
打響農特產品“品牌戰” 邁入鄉村振興“快速道”
高效率落實“四個不摘”,在全市率先成立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選優配齊了駐村幫扶單位。建立健全“十項機制”,全縣無一人返貧致貧,守住了底線。全縣脫貧戶人均純收入達到11206.71元,增長率9.3%。重點打造“東西南北中”五大農業基地,建設新馬雜糧、宏田嘉利、山河醋業3個省級農業龍頭企業,擴大農業產業“雙標認證”規模,全力發揮好和順原醋、火麻、苦蕎茶、紫蘇油、平菇、香菇6個全國“名特優新”國字號產品優勢,以6個核心養牛企業為試點,加快“太行云?!逼贩N審定,聚焦“五個振興”抓好銜接,產業發展勢頭良好,鄉風文明不斷提升,人居環境持續改善,群眾生活更加殷實。
破解深化改革“瓶頸期” 激發創新發展“新動力”
全力推動31項年度改革任務,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構建歸屬清晰、權能完整、流轉順暢、保護嚴格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農村宅基地審批管理制度;優化準入環境,制定激勵機制;深化“證照分離”等商事制度改革,消除隱性壁壘,加大減稅降費力度,減輕市場主體負擔;全面落實“雙減”任務,推進“雙增”落地,高效實現“減量不減質”;進一步完善醫療、醫藥、醫?!叭t”聯動機制,推進“五名興醫”戰略。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項目集聚、功能配套等效應初步顯現,探索推進“承諾制+標準地+全代辦”改革,為和順轉型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國資國企改革加速推進,打造了我市首個煤炭網絡貨運平臺;“一枚印章管審批”改革工作評估全市第二。
實施惠民利民“好政策” 增添人民生活“新福祉”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扎實推進民生實事項目,民生支出投入17.9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4.63%。圍繞“六穩”“六保”,加大就業創業政策支持力度,促推“人人持證、技能社會”建設提質增效。圍繞“建設高品質和順好教育”的辦學航向標,全力沖刺全省“第一方陣”。推進免費產前篩查、“兩癌”篩查、婚前檢查三項民生實事。全面落實城鄉居民補充養老保險政策,做到應參盡參、應保盡保。慎終如始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加強重點場所排查、源頭協同管控,全方位構筑疫情防控屏障,守牢“和順陣地”。高質量完成受災農房重建修繕工作,確保春節前受災農戶全部安全入住。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突出民生問題,教育“雙減”“三孩”生育等政策穩步落實,《中國教育報》頭版頭條刊登和順縣教育典型經驗,和順一中更是被清華大學授予“優質生源基地校”,“縣管校聘”“五名興教”讓“學在和順”被叫響,和順人民的方方面面都體現出了幸福。
注入安全保障“強心劑” 實現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樹牢底線思維,充分發揮14個工作專班作用,實現網格全覆蓋,全縣累計接種新冠疫苗22.71萬劑,覆蓋人群11.02萬人,筑牢常態化疫情防控防線。有效應對了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強秋汛,對受災群眾妥善安置。嚴格落實森林防火責任和措施,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緊盯煤礦、非煤礦山、危險化學物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特種設備、燃氣、消防等重點行業領域,嚴厲打擊盜采礦產資源、違法占地等非法行為。在工礦商貿和公共安全行業實現零事故,煤礦百萬噸死亡率為零,連續三年約束性指標控制在市政府下達指標之內,推動和順這艘大船行穩致遠。
文/圖:和順縣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