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2-02-24 03:55:49
時光為筆,抒寫忠誠履職的真摯情懷;初心著墨,抒寫團結奮斗的時代答卷。
2016年以來,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四屆市政協及其常委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中共十八大、十九大及歷次全會精神,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委、市委決策部署,牢牢把握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緊緊圍繞全市工作大局,持續推動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積極探索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的實現路徑,深入實施學習提升、提質增效、凝心聚力、強基固本“四大工程”,認真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廣泛凝聚社會各界共識,為推動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了政協智慧和力量。
黨旗引領履職
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
思想決定行動,方向關乎全局。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人民政協事業發展進步的根本保證。四屆一次會議以來,市政協堅持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統攬政協工作的總綱,把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作為“第一議題”,堅決捍衛“兩個確立”,堅定做到“兩個維護”,認真貫徹中央及省委政協工作會議精神,落實落細中央和省委、市委關于新時代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部署要求,努力把黨的主張轉化為社會各界的廣泛共識和自覺行動,確保黨的大政方針和省委、市委決策部署在政協落地生根、取得實效。
堅持以高質量黨建引領政協工作提質增效。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市級政協系統黨建工作領導組,設立56個功能型黨支部,構建起縱橫貫通、執行有力的“大黨建”工作格局。設立機關黨組、機關黨委,形成了市政協黨組、機關黨組、機關黨委、機關黨支部和功能型黨支部“三個帶動、四級聯動”的黨組織體系,有效實現黨的組織對黨員委員、黨的工作對政協委員“兩個全覆蓋”。探索具有政協特色的“黨建+”和“+黨建”工作模式,促進黨建質量與履職效能雙提升,不斷增強黨組織在政協工作中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落實落細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一崗雙責”,開展經常性廉政教育活動,加強意識形態陣地建設,從嚴抓班子、帶隊伍,推動黨的建設各項要求在市政協系統落細落實。
堅持以黨的創新理論凝心鑄魂、定向領航。統籌推進以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為引領的全體會議、常委會會議、主席會議、委員和機關學習,舉辦“晉中政協講堂”16期,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座談小組8個,推動“書香政協”建設,設立“委員書房”12個,組織“訂單式”專題培訓21次,開展各類學習活動160余次,累計學習培訓6400余人次,教育引導廣大委員和機關干部深刻領悟新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力量,深刻領悟黨百年奮斗的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進一步筑牢信仰之基、強化使命之責、激發擔當之志。
服務中心大局
著力推進高質量發展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聚焦中心大局,才能更好彰顯政協力量。四屆一次會議以來,市政協堅決貫徹中央大政方針和省委、市委決策部署,始終與黨委政府“一盤棋”“一根繩”“一條心”,緊扣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言資政、凝聚共識,確保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推進到哪里,政協工作就跟進到哪里,智慧力量就匯聚到哪里。
把服務全市工作大局作為履職主線。聚焦黨政工作重點,助力改革發展要事,圍繞加快工業新型化、新興產業培育、脫貧攻堅、鄉村振興、農業現代化、文旅融合發展等重大決策部署,深入調查研究,多方考察取經,廣泛協商討論,形成一批高質量建言成果?!凹涌鞎x中轉型綜改示范區建設”“加快晉中國家農高區建設”等建議被選為省政協常委會會議、專題議政會重點發言,被省市相關部門采納;“創新校企科技成果轉化機制”“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的建議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高度重視。
把市委安排的重點攻堅工作任務扛在肩上。圍繞“拆違治亂提質”城鄉環境大整治攻堅行動、市城區“提檔升級”行動、決戰脫貧攻堅、助力疫情防控、包縣聯鄉駐村等中心任務,深入基層、沉到一線,采取有力舉措,推動各方面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同時,充分發揮政協優勢匯集民智、廣納良言,形成可行性建議報告,為市委、市政府科學決策部署提供了參謀服務。
圍繞我市全面挺進全省第一方陣、“三個三”工作思路和舉措、“三四五一”戰略部署、“1221”戰略舉措深入協商議政,廣獻良言善策。四屆一次會議以來,共召開主席會議75次、常委會會議31次,開展調研、視察、座談等200余次,完成協商議題82個,配合省政協完成省市縣三級聯動調研議題14個,向省市報送高質量建議案、調研報告等87件,省市領導批示165次,生動詮釋了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晉中實踐。
堅持履職為民
用行動踐行初心使命
民生無小事,事事總關情。促進民生改善是人民政協履職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五年來,市政協始終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將“為民”二字貫穿于政協履職活動中。政協委員聚焦民生熱點,回應百姓呼聲,履行委員責任,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人民政協為人民”情懷。
一份份提案,關系民生民情;一條條建議,傾注濃濃關切。市政協堅持人民至上、協商于民、協商為民。聚焦群眾關注熱點,助力落實民生實事,圍繞農民增收、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醫養結合、義務教育規劃布局等群眾關切問題,傾聽民聲、反映民意,深入協商、助推落實。關于“加快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建議得到省領導批示和市領導重視,促成全國首個青年農民組織——晉中青年農民聯合會的成立,發展會員83名,成為助推我市鄉村振興的骨干力量。
聚焦社會治理難點,助力破解治理難事。圍繞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城市提檔升級、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完善社區治理等社會關切,邀請相關界別委員、咨詢委員、群眾代表、基層管理人員、部門負責同志開展協商,促進問題有效解決。五年來,全市政協系統共收集社情民意信息4600余篇,選送省政協1900余篇,分別被全國政協、省政協采用85篇、432篇。2020年,全市政協系統以各種方式助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報送社情民意信息286篇,捐款捐物總價值1188.8萬元;2021年,組織委員和機關干部為抗洪救災捐款捐物總價值906.8萬元,展現了人民政協的責任擔當。
此外,依托政協專委會、鄉鎮(街道)政協聯絡組,持續推動政協協商向基層延伸。推廣榆次、壽陽等縣級政協讓政協走進群眾、讓群眾走進政協的“雙走進”經驗,在11個縣(區、市)搭建“委員之家”“協商議事室”等“有事來商量”“協商在一線”平臺,打通政協協商“最后一公里”,深入開展面向基層群眾、靈活多樣的微協商,助力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強化自身建設
展現政協工作新面貌
打鐵還需自身硬。加強自身建設,是人民政協提高履職水平的重要基礎。五年來,市政協守正創新、求實進取,切實加強“兩支隊伍”建設,政協委員和機關干部隊伍爭先進位、活力迸發。
加強委員隊伍建設,深入落實“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要求,不斷加強政協委員和政協機關干部“兩支隊伍”能力建設,深化“以會代訓”學習教育,重視履職實踐崗位鍛煉,切實強化知責之心、盡責之能、履責之行。認真開展委員履職考核,強化對委員履職情況的雙重通報、反饋,注重正向激勵,有效激發了委員“雙崗”履職的活力。加強機關日常管理,深入開展“五型機關”創建活動,全面加強對干部的教育、管理、監督、考核,提升了干部隊伍能力和機關工作質效。
在完善協商制度主干基礎上,持續構建覆蓋黨的建設、履職工作、內部管理的制度體系。制定、完善了市政協兩級黨組工作規則、功能型黨支部基本任務等29項黨建工作制度,黨組織的管理和運行進一步規范。修訂、出臺了政協專門委員會工作指導意見及調研、視察、學習等28項經常性工作制度,政協履職的程序化、科學化水平進一步提升。圍繞一流政協機關建設,出臺16項內部管理工作制度,機關工作效率進一步提高。采取“互聯網+政協”模式開展履職活動,“智慧政協”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快。
認真落實市委關于新時代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加強人民政協協商民主建設、建立健全知情明政機制“三個實施意見”,出臺了市政協關于制定年度協商計劃的辦法、協商工作規則,制定了加強和改進凝聚共識工作、加強委員隊伍建設、強化委員責任擔當等多個文件,修訂了市政協全體會議、常委會會議、主席會議等工作規則,有效推動了政協協商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發展。
歷史的畫卷,總是在砥礪前行中鋪展;時代的華章,總是在接續奮斗中書寫。站在新的起點上,市政協將以奮斗者的姿態和擔當,奮力譜寫新時代人民政協事業發展新篇章,聚焦市委中心工作和重大部署,不斷提升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水平,在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宏闊實踐中奮勇爭先、建功立業,以嶄新風貌和優異成績迎接中共二十大勝利召開。
本報記者 王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