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山西新聞聯播時間:2021-11-08 08:48:45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黨中央批準了中宣部梳理的第一批納入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偉大精神,太行精神(呂梁精神)被納入其中。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偉大的太行精神。
這里是長治武鄉八路軍太行紀念館,每天,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在歌聲中重溫那段血與火染就的民族記憶。
參觀群眾
太行精神是中華民族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是太行軍民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不朽的豐碑。
在長治一個市,像這樣的革命舊址和紀念地就有540多處。
太行從來天下脊,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造就了堅貞不屈、勇敢善良的太行人民。
1937年,日本侵略軍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中華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軍前方總部、第一二九師挺進太行山區,以太行山腹地為中心發動群眾,建立起華北最大的抗日根據地,領導敵后抗戰。
抗戰老兵魏太合,1938年參加八路軍,1940年參與了百團大戰關家垴戰斗,親眼目睹了戰友身中27刀仍與敵人殊死搏斗。
抗戰老兵 魏太合
機槍打鎖骨這個地方就下來了,這個地方穿過去。
憑借著“小米加步槍”,平型關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黃崖洞保衛戰創造出敵我傷亡6∶1的輝煌戰績,百團大戰更是一戰成名,威震海內外。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太行人民的愛國熱情像火山一樣迸發出來,全民皆兵,全民參戰。僅僅14萬人的武鄉縣,就有9萬多人參加各種抗日救亡組織,1.4萬多人參軍參戰,2萬多人為國捐軀,譜寫了“山山埋忠骨,嶺嶺皆豐碑”的壯烈史詩。
百萬軍民舍生忘死,筑起了抵抗日本侵略軍的鋼鐵長城,為贏得全國抗戰勝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為民族獨立和解放奠定了堅實基礎,形成了光耀千秋的太行精神。
中共山西省委黨史研究院 王宇新
太行精神形成于艱苦卓絕的抗戰時期,是中華民族在抗戰時期革命精神的集中反映。
太行精神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太行兒女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不怕犧牲、不畏艱難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是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展現的百折不撓、艱苦奮斗的精神,是為民族解放展現的萬眾一心、敢于勝利的精神,是為人民利益展現的英勇斗爭、無私奉獻的精神。
太行精神,光耀千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進程中,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在脫貧攻堅戰場上,全省上下同心、盡銳出戰,58個貧困縣全部摘帽。
在轉型發展蹚新路的新征程上,太行精神中蘊含的智慧和力量,正轉化為山西推動資源型地區經濟轉型發展的磅礴動力。牢記領袖囑托,扛起時代使命。山西,正在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山西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