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1-07-01 15:47:08
新建路南段改造(大同橋)項目
龍湖立交橋
龍湖大街過街天橋
新建路立面整治
錦綸路立交橋
本報記者 王晶
城市,承載著無數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從土坯房到磚瓦房再到高品質住宅小區,從屈指可數的城市主干道到跨入立體交通時代,建成區面積從2011年的43平方公里擴展到104.28平方公里……
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城市品位不斷提升、城市功能不斷增強、城市環境不斷優化,近年來,在黨的堅強領導下,我市城市面貌日新月異,這些變化來源于市委、市政府鏗鏘有力、砥礪奮進的建設腳步,來源于為民服務的情懷和使命擔當。
為民城建 塑造城市高品質
成功入選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相繼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國家園林城市、省級文明城市,入圍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全省首家實現國家衛生縣城全覆蓋,蟬聯全國雙擁模范城“五連冠”,連續兩年上榜“中國城市品牌綜合影響力地級市百強”,我市美譽度和影響力持續提升。
成績背后彰顯政府擔當。近年來,我市堅持“為民城建”發展理念,實施了“北進、西聯、南擴、東延”城市發展戰略,連續11年推進“百億城建重點工程”,城市功能日趨完善、品位檔次大幅提升,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安居,才能樂業。從“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人居住房的變化反映了我市改善居住環境、加快城市建設的鏗鏘步伐。截至2021年6月22日,全市累計開工建設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24.12萬套(戶),完成投資479.86億元,城鎮人均住房面積達到33平方米;累計實施公租房保障4.4萬余戶,城鎮低保、低收入家庭基本上實現了應保盡保,住房品質明顯提升。
縱橫交錯的道路和街巷是城市肌體最基本的框架。近年來,我市加快推進路網建設,“外環高速化、內環快速化、主干道成網、微循環密布”的大交通路網格局逐步形成。新建及改擴建道路367.5公里,建設各類節點橋梁59座,人行天橋38座;疏通“腸梗阻”、打通“斷頭路”、暢通“微循環”,一大批道路工程相繼完工,市城區道路通行能力明顯改善,內外兩環閉合連通,高效循環的交通路網逐漸形成,道路通行能力明顯改善,城市發展潛力增強。
綠色筑底 打造城市新形象
日暖風清,花紅柳綠。仲夏時節,行走在我市大街小巷,處處洋溢著綠色生態之美。近年來,一場場關乎民生福祉、永續發展的綠色革命,給我市人民帶來了滿滿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人在花旁行,車從樹下過,道路、鮮花、樹木、車輛、行人互相映襯,構成了一道亮麗風景線。近年來,我市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對標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綠化標準,通過騰退還綠、立體補綠、設施增綠、開墻透綠等方式,大量增加色葉樹種、宿根花卉,突出增色增彩和季相變化,真正實現“四季常綠、三季有花、兩季有果”“月季之城”“多彩晉中”的公園城市新風貌初步呈現。
推窗即景、開門見綠、出門進園,在家門口就能享受“詩和遠方”。隨著文海園、老城遺園、順城公園等項目如期建成開放,市民有了健身休憩的新去處;瀟河綜合治理有效推進,河道治理全面完成,母親河的生態功能全面恢復;環城旅游綠道、汾河廊帶生態旅游通道等項目大力實施,一座綠樹成蔭的生態新城悄然崛起。
精細管理 凸顯幸福大民生
亮“顏值”,提“氣質”,城市建設“內外兼修”。隨著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我市城市管理也日益走向精細化,讓廣大市民的生活環境越來越安全貼心、便利舒適。
治理“空中蜘蛛網”、推進街巷改造升級、改善城市衛生……我市下足“繡花”功夫,用非常之力,補短板、提品質、創特色、強管理,讓城市更加美麗、更有魅力。大力開展城市提檔升級攻堅行動,以“兩下兩進兩拆兩補三嚴禁”為主要內容,有效解決如廁難、停車難、買菜難、管理秩序亂等難題,打造整潔有序、清爽宜居的城市環境 。
服務設施配套加快推進,城市功能進一步完善。晉中市第一人民醫院遷建、工人文化宮、“三館”、老年養護院等先后投用,極大地提升城市公共服務水平;山大附中晉中學校、大唐雙語建成投用,山西職教港、經緯中學二期、榆次一中改造等項目加快建設,教育服務水平持續提升;萬達廣場、奧特萊斯、印象城等大型高端商業綜合體運營,讓市民在家門口就能領略到國際大都市的前沿風采。
進,則城市配套完善生活無憂;出,則詩意田園自然氣息濃郁。如今的晉中,城市功能日臻完備,人們生活環境持續改善,幸福指數不斷攀升……一處處熱火朝天、生機盎然的景象,正濃墨重彩地描繪著這座城市最新最美的變化,酣暢淋漓地記錄著我市飛速前進的步伐。